剛出社會幾年,咪塔曾是個月光族....對存錢這件事嗤之以鼻,認為既然這輩子都不可能買房,那把錢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比較實在。直到....
認識了一位同樣是月光族的朋友,同樣喜歡把錢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,
也同樣認為這個世界我們只來一次,就是要活得最快樂最舒適,
像是買名牌,出入高昂餐廳,一年好幾次出國旅遊.....等(這想法現在想起還真可怕...)
後來這位朋友私人問題,需要一筆週轉金,因此到處跟親戚朋友借錢,四處奔走看人臉色低聲下氣得模樣,令人不勝唏噓...
這件事咪塔引以為戒....因為個人性格好強且非必要絕不麻煩別人。
為了杜絕這個可能性發生,開始扭轉自己的人生,下定決心不當月光族!!!
做了很多功課,詢問身邊許多理財有方,生活事業兩得意的朋友及前輩,
彙整出以下模式,跟大家分享
咪塔運用這套模式幾年的時間,有效地累積個人資產也提升生活品質及保障。
咪塔理財三部曲分享
第一部. 存3-6個月的緊急預備金
假設個人總開銷每月為$20000(含房租水電吃飯孝親),請至少存$20000*3(month)= $60000
活存,定存,或放家裡保險箱都可以。這筆錢存到後請忘記它。
這筆錢稱緊急預備金,就是非緊急狀況不可動用資金。
緊急狀況包括: 突然失業,家人生病,突發意外.....非預期性緊急支出
第二部. 購買保險
咪塔不是保險業務員,看倌放心請放心,此文不會推銷任何保險產品!
無論原本家人有投保,或自己有買,請存完緊急預備金後,找信任保險員再次評估個人保單
至少買齊壽險,醫療險,意外險三大項目
注意!!! 保險比重應為薪水收入10%內
e.g. 月收$30000,保險需控於$3000內
俗話說 越沒錢的人越該買保險 因為我們要用最少的錢買到最大的保障
我們開始理財目的就是為了增加資產
假設發生意外,像咪塔之前生病住院醫療費$40000,
如果沒有保險,等於我的個人存款瞬間少$40000,既然保險能為我們的保障效勞,我們一定要善加利用!
第三部. 管理收支帳戶
前面兩部曲,其實大多數人都有概念,這部是咪塔自己使用的管理方式,效果還不錯!
咪塔每月領薪後,會將薪資分三個戶頭(下稱A,B,C)
A 生活費用戶頭 :
生活必要開銷,不含貸款或保險,此戶頭餘額將作為娛樂使用
B 活存戶頭:
貸款,保險,信用卡...等每月非生活開銷雜支戶頭,餘額作為教育費
C 存錢投資戶頭:
每月定期定額買股票,ETF,基金戶頭
銀行定存利率太低,對我來說每月定期定額買ETF及穩健個股 = 存錢
**咪塔非股票當沖投資者,每月定期定額投入創造的複利效應是咪塔的信念
『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』 — 愛因斯坦
第三部曲的原則就是 (薪水-C) = A+B
** 薪水領到後先扣C再分配給A&B使用
** A&B 分開是因為咪塔懶得記帳,用這種方式可嚴格控管生活開支及必要支出
投資理財觀念需要慢慢養成,多看相關書籍,新聞時事,或收聽理財相關podcast(這部分之後會分享)
還有一點速成法—就是結識一位值得信賴得證券理專,理專掌握市場脈動,股價趨勢,好的理專不會只推公司KPI或高獎金產品,
而會為客戶的長期目標及個人能力進行評估及建議,讓投資這件事,事半功倍。
(工商時間-推薦咪塔的貴人理專,如有需求可以私信箱)
我曾經是月光族,但經過三部曲努力後,非常有感,人生絕對會因此不同。
近幾年的時間體悟到 曾經遙不可及的目標甚至夢想 例如: 買車 買房 讓家人退休
這些都會因為開始理財而水道渠成!!
『當你開始走出去,路便出現。』— 魯米
** 現在疫情,除了存錢投資,開源也很重要!!
開源作法,可以參考文章 【理財分享】防疫宅經濟—居家也有額外收入:聯盟行銷的迷人魅力&東森購物分享分潤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感謝閱讀,如您喜歡我的文章也請不吝回覆或關注 :)
您的支持是咪塔繼續分享的動力 !!!
合作信箱:mita.lifestyle@gmail.com
BRs, 咪塔愛分享
留言列表